
如果你只是為了「需要」而花錢,很容易在需求獲得滿足之後,就沒有動力繼續創造更多財富。相反地,當你透過訂定計畫思考自己「想要」什麼樣的生活,你對於財富的想像,就不會只限制在滿足基本生存條件的範圍裡,而會想盡一切努力,達成你真正渴望的目標。
假如A 先生:
每月薪水:1萬
1. 將15 % 首先從BBC銀行帳戶直接存到ALA銀行作為每月儲蓄。這份錢只可以限制自己用於資產增值用途,並每,季,年要審理一下回報。
2.將10-15% 留在銀行當作(玩樂用途)-這個帳戶風會設一個限額,假設最多2000塊,就算上月有剩,下月就放少一點。不然你會可能習慣了上個月的消費模式,令你習慣了錯誤的消費模式,長遠習慣開支變大。
3.將10% 放進備用金,就是我在之前說的金錢安全線。
4.將 20% 放進提升自己的項目,例如進修,學多種語言,令你現正工作能力加強。畢竟上班的收入是主要收入來源,投資自己也是投資的一種。
5.剩下的就是你開資,如果開資變大,那就要從這方面入手。如果想知道這方面,歡迎留言。
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, 歡迎也能分享出去喔 :)